华南农大附小的学生在“种子农园”里采摘水培青菜。蔡超然 摄

编者按

劳动有不同的类型和表现形式,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新时代,如何将科技元素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劳动?如何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劳动教育的效能?本期课程周刊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科技、创新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关键词。报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在中小学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劳动教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路径。从目前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现状来看,存在两种现象:一是以清洁、烹饪、养护植物等劳动为主,创新的、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参与较少,二是积极倡导在劳动教育中实施科学教育,但一些学校只是简单地将“科技实践”“技术制作”等同于劳动实践,劳动教育实施充满“技术味”而缺少“劳动味”,没有体现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的培养。

如何在劳动教育中有机融合科学教育,以下三个要点值得关注。

把握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在劳动教育中融合科技创新,有必要探讨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回顾劳动教育的发展历史,“劳动技术”“劳动与技术”都是重要的劳动教育课程形态。20世纪末,从劳动到劳动技术,就是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文件都包含了技术的内容。然而,谈到技术,人们往往只看到其工具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其在劳动教育中更大的价值。

技术具有丰富的内涵。技术作为人工物,表现为工具、产品,如生产劳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劳动形成的产品,又如劳动实践中所涉及的多媒体、物联网等;技术作为工艺、方法,如农业劳动中培土施肥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技术作为过程,包括制作、发明、设计、制造、操作和维修等;技术作为意志,表现为实践中的“控制意志”“效率意志”。无论是哪种形态的技术,都与劳动密不可分。

分析劳动教育中劳动与技术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技术作为劳动学习与实践的内容,是劳动实践的基础。例如,不掌握基本的烹饪方法,就无法烧出可口的菜肴,往往也难以深刻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传统工艺剪纸中,离开对剪刀的熟练使用,精益求精精神的培育就无从谈起。二是技术作为劳动学习与实践的载体。例如在家用器具的使用与维护中,使用与维护是素养发展的基本要求,各种家用器具就是劳动实践的载体。三是技术作为劳动学习与实践的手段。例如在传统工艺中,与掌握制作的基本技能与方法相比,让学生感受传统工艺作品中蕴含的人文价值与工匠精神,通过工艺制作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品质的劳动精神更为重要,在此过程中技术作为手段的作用大于其作为内容的作用。四是技术作为劳动学习与实践的支持。其中一个重要体现是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例如建设劳动教育数字化资源,为劳动学习与实践提供资源支持;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劳动过程管理、成果发布、劳动评价提供支持。劳动教育中劳动与技术的四种关系为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科技与创新奠定了基础。

理解劳动教育中的实践

从目前已有的劳动教育融合科学教育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实施者往往只关注了劳动实践的操作性。这种现象一方面源自对技术本身的狭隘理解,只看到其工具性一面而未看到其人文性和创造性的一面,另一方面源自只重视“作为劳动的实践”,而忽视“作为教育的实践”。

中小学学生参加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体现为对人、物、环境的处理及由此形成的行为、认知与情感方面的学习与实践。劳动学习与实践过程可以理解为由五个方面构成的复杂活动。

一是操作过程。对人、物、环境的处理,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流程进行操作的过程。在日常生活劳动中体现为清洁、打扫、洗涤、规划、整理、收纳、设计、制作、加工、烹饪、使用、保养、维修等活动,在生产劳动中体现为设计、探究、制作、加工、组装、试验、淬炼、种植、养护、饲养等活动,在服务性劳动中体现为规划、调查、参与、体验等活动。这也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最直接的体现。

二是认知过程。劳动实践中的认知过程包括对劳动实践所需要的基础知识的认知,如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相关的家政知识,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生产劳动中的材料和工具、技术和方法,还包括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的认知,如对劳动与人类生活、劳动与社会发展、劳动与个人成长之间关系的认识,对人人都要劳动、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基本道理的认识。

三是创造过程。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这个概念本身就意味着劳动实践是一种创造性实践。劳动实践的创造性与科技密不可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创造性劳动体现为劳动行为的创造性、劳动成果的创造性以及劳动知识的创造性。科学教育中的创意、设计、实践、产品等重要属性和要素成为实践过程的重要组成。

四是社会过程。劳动实践的社会过程一方面体现为劳动教育的实施要走出校门,加强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另一方面体现为通过实践促使个体社会责任、合作交往、自我调节等社会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属性系统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参与能力的逐步提高。劳动实践过程正是促使个体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重要的社会化过程,不仅促进人的心智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

五是反思过程。要使实践活动或经验具有意义,必须有目的地规划、反思和转换。劳动实践作为一种反思性实践,不仅是对实践本身的反思,而且是对自我与他人关系、自我与劳动关系的反思。这种反思是学生个体自我探究、重建自我的过程,是学生形成劳动意识、树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和塑造劳动品质的基础。

注重劳动教育实施的指导

“劳动学习与实践”一词强调让学生经历有教育意义的劳动实践,“教育意义”在上述实践过程的五个方面展开,其发生以及科技与创新的有机融合离不开一定教育意图下的指导。为此,需要把握以下四点。

一是价值选择。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有价值的指导。指导可以分为有效的指导和有价值的指导。有效的指导强调的是工具性,采用有益于结果达成的方法,而有价值的指导既强调工具性,又强调目的性,关注的是本身就有益的方法。有效的指导在劳动教育实施中体现为关注对问题解决的指导,例如指导如何用美工刀裁出光滑的边缘,有价值的指导是在传授使用方法的同时,注重引导裁剪时专心致志、安全规范等劳动习惯与品质的养成。

二是目标引导。劳动教育实施的有效指导需要从作品导向转向素养导向。科技实践活动在实施中容易出现以作品为导向的现象,将实施的难点重点放在技能的掌握上,重在工具使用、操作的指导,最后形成物化成果。素养导向则将重点放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与品质的培养上,特别是创造性劳动能力发展和创新精神培育的指导。例如,汽车模型拆解,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螺丝刀等工具,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合理规划拆解流程,细致操作,有序摆放零部件,体会产品的设计与装配,感悟创新设计。

三是过程指导。劳动教育实施强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亲历情境,探析劳动需求与问题、劳动场景、劳动对象等,其中蕴含着价值判断与选择。亲历操作、亲身参与,能在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亲身体验的过程就是价值体认的过程。指导应贯穿整个过程,并予以及时反馈。

四是反思指导。劳动实践的反思交流过程是围绕劳动过程体验、价值体认进行交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成果评价的过程,更不是评比、评奖的过程。为此,需要提供围绕劳动素养制定的评价量规指导学生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对劳动实践过程以及过程中的认识、过程中的体会进行反思。

(作者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劳动教研员,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作者:管光海

《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25日第9版 版名:课程周刊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访问yuanben.io查询【6E4J3IBN】获取授权信息。

上一篇:用好“家长群” 助力家校共育 下一篇:本科生实习之困如何破